高端財經證書的對比與選擇
62 2017-05-26
ACCA、CFA、CIMA、AIA、AICPA、ASCPA、CICPA、FRM、CGA、CMA、CIA、IFA、FSA、ATA、CISI.....還有更多更多的是我都記不下來,寫不出來,也沒聽過的證書。這些證書不管含金量多少,帶給持證人的未來收益有多少,至少,至少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每一個都成本不菲,上萬的考試成本實在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像CPA那樣,每科的考試費只有20元,大概算得上是免費考試了。
ACCAVSCFA
一、成本
考試成本就不用說了,ACCA每年的年費就是70鎊,然后考一科又是70鎊,14科算下來,實在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這還是在你一次通過的情況下,像我這不爭氣的,已經浪費了200鎊在考試上了。。。CFA,更是夠狠,注冊費加第一次的考試費,就是1000多刀。。以后考一次500刀。。全都考下來,很順利的說,2500刀還是要的。。。
二、通過率
單單從統(tǒng)計數據上看,兩者的通過率都還差不多,大概都在50%以下,40%左右浮動。但是很認同吳同學關于兩個考試的說法,她說,ACCA要求的程度是pass,的確,ACCA考試的總分100分,你只要50分就算通過。而CFA則要求你有distinction,換句話說,100分的題,你要答對70分才能通過。大抵按照這個說法,CFA要比ACCA難一點。
三、適用范圍
哪些人適合考呢?最廢話也是最實在的一句話,所有從事金融領域的人都適用。非要具體一點呢,ACCA比CFA的適用范圍更廣一點,更基礎一點。
如果以后想著進公司,朝著CFO的方向發(fā)展,那,ACCA是你的不二法門。但是,當你真的有一天坐到了CFO的位置上,你就發(fā)現,CFA也是很有用的一個東西,不在于這個證書本身,而是這個證書帶給你的專業(yè)眼光,可以保證你更加有效的管理公司的資金,通過金融工具控制風險,優(yōu)化資本結構。當然,這年頭,學商科的人千千萬萬,可是能有機會坐到CFO位置上的,少之又少,如果自認自己也沒那個命,CFA大抵上是沒什么太大的用處的。在升職上,ACCA的光環(huán)就足夠了,CFA實在是個雞肋。
如果你一心想著走投資這條路,想著做基金,想著一夜暴富,想著享受上千萬的現金流從你手上滾來滾去的感覺,那千萬別猶豫,去投身到cfa的大軍中去吧,不光是cfa,什么FRM,CIIA,CISI和投資有關的,和風控有關的,能考的,還是挨個考一考吧,這個時候,ACCA,大抵只是你投資分析過程的一個工具,有了ACCA的基礎,大抵在會計的問題上,不會碰到任何問題了。
四、考試時間
這兩個考試倒是很配合,都是在6月12月初各舉行一次考試,想著同時參加兩個考試的朋友,還是先看看兩個的考試時間有沒有沖突再決定要不要交錢吧。
五、這兩個證書真的這么好使嘛?
按理上說,按照通過率來說,這兩個證書的含金量還是可以保證的,但實際上,ACCA的含金量遠不及CFA,追其原因,個人覺得,ACCA的管理委員會太功利了。ACCA的策略明顯是在全球撒網,擴大全球影響。為了能擴大影響,ACCA實行一條政策,免考。。而且凡是和他有合作關系的,根據ACCA考試大綱制定上課內容的大學,本科畢業(yè)就可獲得9科的免考。這實際上使得ACCA的考試通過人數大大增加,相對應的好處便是,ACCA每年可以收取大量的年費。哎,好好的一個證書就這么被糟蹋了。
相比較而已,CFA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而cfa也正是憑著通過難而出名的,所有人都相信,越是難通過的考試,含金量越高。在這點上,CFA還是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但是,即使如此,也沒有人敢拍著胸脯告訴你,你只要通過了CFA的考試,就能夠找到一份怎么怎么樣的工作。
事實是,不管CFA還是ACCA,他們的成名與他們的考試結構設計有很大的關系,不得不承認,這個兩個考試的考試結構都很科學,內容覆蓋都很全面,這也就是告訴人們,通過了我們的考試,在相關領域的知識就比較全面了。用人單位也是基于這點,會考慮雇傭擁有這種證書的人,但是不代表說,你擁有了這個證書,就證明了你有什么什么能力,什么什么用人單位特別期待的能力,因此千萬不要期望著這個證書能給你保證什么。
ACCAvsCFAvsCIMAvs英國精算師
適用范圍比較:
ACCA--偏重會計,特別是工商業(yè)會計----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企業(yè)會計高層
CFA----偏重股票債券分析------美國注冊金融分析-----投資銀行,證券公司
CIMA---偏重管理會計-----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企業(yè)會計高層
英國精算師-----保險公司-----設計基金等
如果你有accounting的background,orinterestedinaccounting,最好選擇ACCA和CIMA;
如果有financeorinvestmentbackground,CFA應該比較適合;
如果有insuranceormathematicsbackground,應該選擇精算師.
難度比較:
ACCA:14門,一階段大多有免考,二階段對于中國人來說2.3比較好過,2.42.5較難,到了3階段難度明顯加大,尤其是3.1和3.2,題目很妖.....如果過了前面的考試,最后三門(要求一起考)就會相對來說不會很難,(注意,是“相對”,其實難度還是不小的...)但是大家想一想有多少人能熬到考最后三門......有些人說國內考試比ACCA難,這絕對是一個誤解.國內注會考試出庭越來越偏,什么偏出什么,偶個人認為已經逐漸偏離了考試目的,只為了控制通過率就出一些很偏的題目
ACCA難是難在考學生分析能力,和實踐的結合。比如ACCA考試中,通常是給出一段話,讓對該企業(yè)的會計報表進行分析,而且給企業(yè)建議。國內CPA考試中成本管理和會計中也設計該內容,但是要求差距很大。ACCA是要求寫出一篇essay,對企業(yè)的各項能力做綜合分析,同時結合企業(y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國內CPA在這部分的要求,偶認為較膚淺。偶說這些話不是看不起國內CPA,但是為了控制通過率,而一味的把題出偏,而不在該考察能力的題目上多花心思,偶覺得這實在不可齲
CFA:3level,共三個水平考試,第一階段比較容易,偶的一些朋友沒有參加任何培訓自學考下來的,到了第二階段明顯變難,揉了6本書在一個考試里,第三階段就更不用提了.
CIMA:15門,單門來說通過率比ACCA高.很注重分析能力,對中國人來說難度比較大。
英國精算師:在說這個證書前,偶要先擦把汗,這個考試是偶見過最難的考試,建議如果沒有比較好的數學基礎,最好不要考這個考試。
因:一門考試只能考4次,如果你考了四次還沒有考過,不管你已經考下了多少門,全部沒用。即再不可能拿下精算師,而且英國精算師考試今年實行重大考試,還要加上集體討論等內容??傊痪湓挕丝荚囅喈旊y.....偶一個最厲害的朋友自學的精算,考了三次現在剩下四門,這人是偶見過最強的牛人,但是該人是數學PHD在讀,在多個國際知名雜志上發(fā)表過文章,所以....哎,一定要正確衡量自己的能力,再選考試。
ACCAvsICAEWvsCPA
如果你想將來在英國一直呆下去,學ICAEW比ACCA有用,ICAEW英格蘭及威爾勢注冊會計師,是英國最正牌的會計師。但是如果你想回國,ACCA絕對比ICAEW管用的多。雖然ICAEW比ACCA在英國人牛,但是你是要回國的,要國內人認才可以,英國人認不認根本不相關。偶一個朋友花了近三年時間讀完ICAEW,回國以后,說自己是ACA(即ICAEW的簡稱),招聘者問他是不是說錯了,是不是應該是ACCA......這個招聘單位還是國內的四大之一。
如果是決定不了自己在中國還是英國最好考ACCA,因為雖然在英國ICAEW比ACCA牛,但是根據偶和偶朋友的經歷,也沒牛多少,ACCA相當于高級會計師證書,和ICAEW水平其實一樣,只不過一個有簽字權一個沒有,但是請注意,如果ACCA3.1考過以后就有簽字權利,即=ICAEW。所以其實根本沒多大差別。如果回國,偶就不用多說了,國內人認為ACCA比CPA牛的多....
至于CPA,偶認為如果已經有ACCA,沒有必要考CPA,因為大多數人不會一直在會計師事物所工作,所以有沒有簽字權沒所謂。而且在國內,用人單位看ACCA比看CPA重視的多,所以偶認為有了ACCA,沒有必要再考CPA。
ACCAvsCIMA
ACCA和CIMA在中國都被視為會計業(yè)的金領證書,但是個人感覺ACCA比CIMA更強,倒不是因為考試更難,而是因為ACCA宣傳攻勢很浩大,而CIMA基本上沒什么宣傳,所以在國內ACCA比CIMA更受重視。ACCA可以同CIMA比較,但不能與CFA以及精算師比較。
會計師事務所里根本不需要很多注冊會計師,有幾個就可以了,一年的時間能審計多少會計報表?而且就算簽字,連senior都沒權力簽字,誰現在說自己有能力在考下ACCA或者CIMA后就能升到managerorpartner?偶在國內四大的朋友說四大里面鼓勵你考注冊會計師是因為你對會計的綜合知識會有所提高,不是真說你是注冊會計師就真讓你去簽字。更何況ACCA和CIMA在中國根本沒有簽字權。在這點上ACCA和CIMA的權力的確不如CPA。即使你考下ACCA,每個月就加500塊錢(KPMG)。和中國CPA及碩士是一樣的待遇。至于有人說ACCA拿下來年薪50萬,我只有一個朋友是這樣,但是他已經工作了5年了,所以人家之所以能有這么高收入,很大程度上不是看ACCA,而是工作經驗及能力。
這幾個證書其實也都存在負面的實際情況。比如CFA,具我所知我那個考下CFA的朋友(現在在上海)感覺中國證券公司已經不是很看重這個,因為CFA學的是美國一套理論,但是中國證券股票市場有自己獨特的運行規(guī)律,和美國這套理論在中國不能說完全行不通,只能說應用范圍很狹窄。他是從北京跳到上海的,現在北京對CFA已經開始不像今年開頭那段抄了,CFA在逐漸降溫,他本人就是感覺在北京CFA待遇不如上海,所以跳去上海。我說的這個不是一兩個人的特別情況,他在北京幾大證券公司都做過,他感覺上海比北京更認同CFA。所以我想提醒各位,學證書一定看其長遠的發(fā)展,不要說這一段國內興什么,我就去考什么。
再比如英國精算師,一個保險公司里兩個精算師已經可以了,很多險種基金是固有的,很少時候是真要你去設計基金、險種。比如說知名的太平洋保險在北京只有兩個精算師,聽起來覺得很少,其實只有一個是在從事真正和精算有關的工作,另一個則在會計部,從事會計工作。
CFAvsFRMvsCPAvsCIIAvsACCAvs
CFP
六個證書的能力側重:(以下為能力側重,并不一定和考察知識點完全吻合)
法律要求是指有具體的法律科目,一般為稅法或其他經濟法。此表僅供參考。
從這個表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證書的能力側重,主頁君就不廢話了,至于適用人群,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所在行業(yè)或職業(yè)定位來判斷自己需要什么能力,進而可以選擇合適的證書。之所以讓大家自己選擇,因為這本來就是自己抉擇的事。如果我說投資經理適合考CFA,其實對大家也并不會有多大意義。這如同吃飯一樣,自己夾什么菜還要自己決定。所以適用人群的討論到此為止。
至于前景,一般就是指未來對該種人才需求有多少萬,薪資平均多少萬,僅此而已。但這對于個人而言,個人認為并無太大意義,因為這幾個證書都是比較牛的。至于薪資,主頁君綜合多位前輩的觀點,還是那句話:不要把某一個證書和具體的薪水掛鉤,薪水取決于許多方面,獲得證書只是讓我們多了一塊敲門磚并提升自己能力。即便你CFA一二三級全部10A通過,能說明什么呢?CPA一次滿分全過,又能說明什么呢?如果不能給所在公司帶來更大利潤,那么高薪的基礎也就消失了。證書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但有一點,隨著中國金融業(yè)的不斷開放,對人才的需求將猛增,只要能在一個方向做精,那么就不用擔心薪水。因為此時你一般已經具備自己給自己開工資的能力了。另外,培訓機構公布的平均薪資是需要壓縮掉一定水分的,畢竟他們要賺培訓費。退一步,即便平均薪資高也沒有太大意義。比如CFA平均薪資比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參與CFA考試的人已經是金融業(yè)的中上層了。證書最重要的是其系統(tǒng)的學習過程,其次是其本身。
至于側重能力,主要是投資分析工具、組合管理、資產估值、風險管理,個人財務規(guī)劃一般是建立在這些能力之上的。其中資產估值和風險管理是核心,組合管理雖然也很重要,但難度并不是很大。投資分析工具中,財務是很大很關鍵的一塊,一般我們的側重點在財務會計,但有些前輩說現在應該轉移到管理會計上。
如需咨詢會計相關培訓,請聯系網站客服,為您提供一對一講解服務~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