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必考時政熱點: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
30 2017-07-19
2015年高考政治時政熱點必考題: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本專題可能在2015年高考文綜政治試題中出現,或大題出現,或小題出現。大家一定要提前注意收集和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因為高考文綜試卷版本比較多,至于哪個省份可能會考考該時政熱點,這個不能保證,但多掌握一點知識,不會有壞處!
一、【背景材料】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相繼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一條是現存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一條是世界最長的文化遺產線路,至此,我國已經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總數達47處。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業(yè)革命前規(guī)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土木工程項目,它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tǒng)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F場代表一致贊同列入名單。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世界遺產大會中表示,大運河申遺成功以后,中國政府將恪守《世界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有關要求,繼續(xù)為大運河珍貴文化遺產提供最好的保護。
二、【理論分析】
1、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對人的影響。優(yōu)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大運河數字博物館的開館和紀錄片《大運河》的拍攝,能使人深受震撼和力量倍增,為人們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2)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中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
(3)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lián)合申報的跨國項目絲綢之路通過審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這有利于中國同周邊國家合作,共享機遇、共迎挑戰(zhàn),實現共同發(fā)展。
(4)文化創(chuàng)新。首個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數字博物館運用3D影像科技、多媒體互動等數字科技手段展現了大運河千年發(fā)展中“槳聲、燈影、古橋、民居”相融之景,向世人展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運河,顯示了與傳統(tǒng)博物館靜態(tài)展示文物的不同方式。
(5)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的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中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對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6)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大運河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tǒng)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這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2、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
(1)意識的作用。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作用。文化部出臺了《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并通過落實該管理辦法加強對大運河的保護和管理,有利于保護運河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該地區(qū)經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這是發(fā)揮意識能動作用的體現。
(2)正確處理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要求我們把革命的熱情和科學的態(tài)度結合起來。大運河的管理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fā)之間的關系。保護要尊重客規(guī)律,開發(fā)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做到在開發(fā)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fā)。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人們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盡管水利史按照不同流域、不同河段來分解研究大運河,但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如果不將責任落實到地方政府身上,任何規(guī)劃都是空談。對大運河只有正確規(guī)劃并加以落實才能達到保護的目的。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社會變革的主體,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大運河遺產保護規(guī)劃和申遺工作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公眾參與的問題,它不僅是國際憲章的要求和作為世界遺產需要考核的內容之一,也是運河遺產帶內公民權利的表征
咨詢
課程信息:houxue/xuexiao/85651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