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情緒管理師?沈陽早教
37 2017-04-12
三個步驟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培養(yǎng)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采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xiàn)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淀下來。
情
緒是自然產(chǎn)生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一旦涌現(xiàn)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在孩子出現(xiàn)負面的情緒時,大人往往會壓抑孩子情緒,而不能提供孩子一個實際
練習面對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機會。如此一來,孩子表面上可能沒事,但內(nèi)心那股氣依然存在,情緒垃圾愈積愈多,最后一發(fā)不可收拾。
不過,接納孩子的情緒,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xiàn)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shù)男袨楸仨毐灰?guī)范。
步驟2:協(xié)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并厘清原因
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xié)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回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覺。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引導協(xié)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然后對癥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diào)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diào)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引導孩子往積極的方面思考,幫助孩子脫離負面情緒。
四個處方箋提升情緒力
處方箋1:身心覺察,換個想法更好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父母要多和孩子談感受,讓孩子和他的感覺在一起,幫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fā)出來。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牽動生理的變化,平時可多和孩子練習身體放松技巧,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緒覺察力,穩(wěn)定情緒波動。
處方箋2: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折
童年積存的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緒可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的,負面情緒會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緒經(jīng)驗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情緒。
但建構(gòu)孩子的正向情緒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等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wǎng)”。
處方箋3: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語匯
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較不會把情緒反應在行為上,也比較不容易把情緒轉(zhuǎn)成生理反應。由親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語匯”。情緒語匯幫助孩子標示不同情緒狀態(tài),學習用適切的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處方箋4:身教重于一切
良好的典范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處理情緒時要言行一致。孩子會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xiàn)你的情緒益顯重要。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也有助于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咨詢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