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營銷培訓
157 2017-05-24
收藏品營銷培訓?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它是中國歷代文明的結(jié)晶。喜歡古陶瓷藝術(shù)品的人不少,可是懂得判定的人卻為數(shù)不多。由于,古陶瓷判定是一門歸納的技能,要把握它,需求下一番功夫。例如,要判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要要對中國幾千年各地陶瓷的出產(chǎn)有所了解,才能從胎質(zhì)、釉色、造型、紋飾、款識乃至分量等方面下手,景德鎮(zhèn)“古陶瓷鑒定”游學實戰(zhàn)班作出準確的判別。對初學者來說,如能悉心研究,按部就班,把握一些古陶瓷的辨別辦法是完全能夠做得到的。現(xiàn)將古陶瓷判定辦法介紹如下:根據(jù)各期陶瓷胎質(zhì)、釉色的特色來判別。
一般來說,從胎質(zhì)、釉色能夠看出其時代和窯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時代的青釉瓷器,又稱初始青瓷,是青瓷的初級期間,其胎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質(zhì)堅固,瓷化程度較高;其釉色青,釉層較薄,厚薄不均。這是由于其時選用瀝釉辦法進行施釉的緣故。
又如,五代時的釉色為天青色。據(jù)傳說,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后初霽的天空,對向他請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員說:“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色彩作將來?!彼裕宕拇捎员惚粴J定為天青色。這種釉釉色瑩潤,施釉較薄,青中閃著淡淡的藍色。
又如,宋代龍泉窯的梅子青釉。這是宋代龍泉的最好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與高檔翡翠媲美。釉層較厚,釉面亮光,玻化程度高,釉面不開紋片,質(zhì)瑩如玉,其色近似梅樹中生長著的“梅子”。
明代永樂、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樂期間白釉最負盛名,釉質(zhì)肥厚,潤如堆脂,純白似玉,釉面光凈晶亮;胎色純白,胎質(zhì)細膩,并且有厚薄不均景象。如在強光下透視能夠看到胎釉呈一種粉紅、肉紅或蝦赤色的傾向。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沒有的。
明代宣德年間,與明永樂年間時刻雖近,但瓷胎釉色卻截然不同。同一器皿,永樂胎厚,宣德胎保宣德時大件琢器底部多無釉,露胎處常有赤色點,俗稱“火石紅斑”,還有鐵銹斑駁。清康熙、雍正時的仿宣德瓷器則無此特征。
收藏品營銷培訓?清代康熙時瓷器的胎釉,胎色細白,胎質(zhì)純凈,細膩堅固,與各朝代的同一器皿比較,它的胎體最重。此外,這一期間的同一件器,通常施兩種白釉,器內(nèi)、口緣、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較稀薄,通常見有小縮釉景象;底部還現(xiàn)有坯胎中旋紋痕跡。咨詢電話:15210657966器身施亮青釉,其釉瑩潤亮光,胎釉聯(lián)系極堅密。一件器皿施兩種釉,是清代康熙年間出產(chǎn)的瓷器藝術(shù)品的最大特色。把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色,是咱們辨別古陶瓷時代和窯口的牢靠根據(jù)是什么。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