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四不可”
31 2017-07-19
第一,不可大量復述材料,忽略分析。
如果文章僅停留于對給定材料的大量復述和引用上,忽視自己的獨特分析和必要論證,文章很難讓閱卷者信服。要忠于材料,但不是無限制的復述材料。申論
作答要從材料出發(fā),依據材料進行立論。要忠于材料原意,不能表達過激的言論。分析要得當,不可隨意發(fā)揮,強加自己的主觀想法,要做到有理有據,邏輯充分,
脈絡清晰。
第二,不可空發(fā)議論,忽略論據。
這是考生在作答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往往寫之前腦中沒有很好的規(guī)劃,寫的過程中想到哪說哪,更不用談使用論據論證了。缺乏論據,空發(fā)議論,很容易
降低文章的印象分,沒有血肉、空有骨架的文章也是不會得高分的。這就需要考生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比如名言警句,典型事例的記憶等等,論據的使用能為文章增
色不少,能讓文章生動起來。一長段的長篇大論往往不及一個小事例或者一句名言來得有力度,來得精練。因此,在寫文章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論據”的使用。
第三,不可只提出問題,忽視解決。
文章論述最終都是要回歸到問題的解決上來,一篇完整的申論文章,在敘述完充分說明、論述原因、出現的問題和產生的影響之后,要把核心放在怎樣解決問
題上,找出解決的對策和辦法;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順著思路來組織文章結構,使文章的文脈清楚,重點突出,一條一項,清晰明了地把對策講得明確而充實,最
終在看到問題、提出問題后解決問題。
第四,不可急于求成,忽視立常
在作答的過程中,考生必須要擺正自己的論述立場,謹慎下筆,同上文提到的語言表達基本要求中的態(tài)度要“鮮明”。如果立場錯了,后面再精彩的論述也起
不到任何作用。方向錯了,再順利的航行也到不了想去的彼岸,考生在立論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寫。申論主要考察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
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
考人員能夠從公務員的角度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的基礎上,概括材料的相關內容,提煉材料的主旨,
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并準確流暢地用文字表達出來。
咨詢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