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基礎如何學習日語
30 2017-07-19
一、入門最好去上一個語音初級班。
沒有老師當面糾正,很容易養(yǎng)成錯誤的語音語調習慣。初級時單詞量少,也許還區(qū)分得清,以后就越來越麻煩。即使一個比較爛的培訓班,敢于當老師的人,讀音至少不會太差。(這是我的切身教訓:初到廣外時才明白,自學得越多錯的越多。)咖啡日語原創(chuàng)作品
二、主要的用功方法是用中等音量讀課文(以《標日》為例。我不喜歡標日,但是我承認這是最好的考級輔導書)。
單詞讀上3、5遍,對調型有了直觀印象后就讀課文。第一遍結結巴巴的朗讀中,就記住了60~70%的本課單詞,最難記的詞匯也知道是哪幾個了。
我的經(jīng)驗是:課文讀滿5遍后就會比較流暢。這時頭腦會開小差,流利讀的時候注意力會分掉一部分去關注語法現(xiàn)象??匆槐楸菊n語法后,任由思想開小差,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朗讀速度上。10遍后就基本過關,別人提上句,下句就可以隨口道出;本節(jié)練習可以做對80~100%。15遍后練習題基本可獲滿分。20遍時可以明白編者對本節(jié)的編排目的,可以猜到老師會出什么題!
如果比較懶,10~12遍后就可以進入下一課的學習了。因為單詞也在朗讀的同時記住了,并且是帶著例句和語法記住的。
三、#千萬不要背課文?。?/p>
背課文也是個好方法,但是有以下弊?。孩匐y度大,容易打擊學習的自信心;②邊回想邊讀,破壞了我們追求的節(jié)奏和語感;③對于像我一樣30歲以上的、自認為記憶力不好的、毅力不強的普通人不具備可操作性。
四、給自己找到“自激”的動力,越學越快樂。
玩電腦游戲時,辛辛苦苦的練功和存錢會讓我們廢寢忘食。我的方法就是把朗讀的水平在一遍一遍反復中的提高,當作可以測評的成果。完成了一課,就是升了一級。
五、正確認識自己,合理設定目標。
我們都是普通人。如果你極端優(yōu)秀,自然會得到在大學里學通一門外語的機會;也自然掌握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即使是學習第二外語,一般也不會參考我的方法。對于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沒有堅定的毅力、同樣有著不一樣的煩心事、有著一樣的熱情之后的惰性。當你拿起一本《標準日本語》初級上的時候,肯定滿懷信心:每周1課20個星期--最多半年也肯定學完了!我們要計劃到黃金周休假、過年、生蛋節(jié)、情人節(jié)、生并戀愛、出差......按照我的方法業(yè)余學習,一年左右可以學完一本書。也就是3~4年可以考2級。
“怎么會這么慢?某某1年就過了一級1那就要問某某是怎樣的基礎?某某是怎樣的用功?
其實,3、4年時間很短。在我們還沒有決定什么時候開始學習的時候,3、4年可能就那么過去了。自問一下,是否也像我一樣,去年乏善可陳,還沒開始干什么就準備過年了?咖啡日語原創(chuàng)作品
六、再說說每一課的學習順序。這是我參考比較了多種方法后找到的適合我這種懶人的方法:不背單詞、不作筆記、語法得過且過,但是勤于發(fā)呆(聯(lián)想和思考)。
1、讀單詞3~5遍,目的是讓身體(口齒)習慣音調,同時約20%的有緣單詞可以立即記?。ǖ亲约翰淮_定是否真記住了,如果再背誦這20%豈不浪費?)。
2、翻看課本后的中文翻譯,了解課文說的是怎么一回事。
3、結結巴巴地閱讀第零次課文,重點在根據(jù)中文意思和新學的單詞理解日文含義,即使感覺奇奇怪怪也不要緊。遇到不會讀的單詞馬上翻看讀音。這一次因為是“閱讀”,不算在“朗讀”次數(shù)內。
4、朗讀課文2遍。
5、聽錄音帶2遍。因為朗讀了2遍,自己在哪里讀得不順心里明白,會帶著問題去聽;因為親口讀過,錄音中與自己不一樣的地方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比起未讀先聽事半功倍。
6、讀完第5遍后翻看語法,通讀一遍本課后的語法。剛才讀課文時心中疑惑的地方應該很容易解開了吧?
7、讀到第10遍,對本課有把握了嗎?有就作練習,沒有就再讀2~3遍。練習應該沒問題吧!咖啡日語原創(chuàng)作品
8、到這里,是否躊躇滿志?單詞語法是否都掌握了?如果想讀得像日本人,就再努力;否則聽幾遍錄音就完成本課。學習下一課的信心當然不在話下。
關于業(yè)余教學培訓的經(jīng)驗
我的日語教學培訓只進行了一年半,但由于熱愛這個工作,并且希望在退休后(有的等啊!)能真正去做日語老師,因此對教學方法有心探究。加上從特級中學物理教師的岳母處偷去了她退休前3年才總結出的課堂把握方法。在實踐中只用了四次培訓,就達到了岳母一生修練才達到的境界。在此把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1、業(yè)余培訓教學必須突出語音教學。參加業(yè)余教育的學生,有許多曾經(jīng)有自學的經(jīng)歷,因此多數(shù)養(yǎng)成了或多或少的錯誤讀音。如果不加以糾正,到了中后期會嚴重影響聽力的提高。50音圖的內容,至少要用20節(jié)課來訓練。在我的教學中使用了廣州外語音像出版社的《標準日語語音教程》,剛剛把假名部分教完,一些學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學習課文。我只好要求學生每次上課同時帶語音和《標日》兩本書,每次插入半小時的語音訓練。
2、初級培訓中最重要的教學工作是領讀,必須貫徹初級教學的始終。我從切身經(jīng)歷中明白:有人領讀,是自學者最需要的指導。但是不可否認,領讀是最辛苦的教學方法--當然我也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領讀時應根據(jù)學生跟讀的水平調整進度和速度。可以將句子拆散然后再組裝起來讀,這正是領讀優(yōu)于錄音帶的地方。業(yè)余培訓者可以借助讓學生比較跟錄音帶學習的效果,來增強學生參加培訓的信心。領讀時教師要注意在眾多學生中分辯正誤,然后應帶領單人糾正。
在學生對50音圖的反應速度比較慢的時候,有時讓學生看著課本跟讀會很澀滯。因為學生見到他不熟悉的假名就停下來回憶“到底這個念什么”。這時可以要求學生合上書,像學唱兒歌一樣跟著老師先“盲讀”。比如第一冊的“昨日は六月二十九日でした”中的ろくがつにじゅうくにち??Х热照Z原創(chuàng)作品
3、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領悟接受程度,相應調整教學進度。業(yè)余培訓中教師沒有任何特權,不能像大學教師那樣對待學生。如果學生感覺自己跟不上進度,直接的后果就是失去學生。要讓學生感覺到“即使跟不上其他學生,每次聽課都有所收獲”。
4、確認學生領悟程度的辦法是提問,提問又是最難掌握的。問到會了的學生,沒有提問的必要;問到不會的學生,往往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臉面。這里介紹我岳母的超級經(jīng)驗,不是每個教師都馬上能恰當掌握,但是知道有人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并向著這個境界努力,應該是會有所得的。
首先,教師應該通過對學生情況的摸底,了解學生狀況。結合學生狀況,在講解中隨時通過觀察學生表情,推測出哪些學生真正明白了;哪些半懂不懂;哪些徹底不懂。
提問的對象就是那些半懂不懂的學生,最好是預測到可能得到的錯誤答案并準備好澄清問題的說辭。
被提問的學生因為感到自己領悟得只差一步,不會因此覺得受到打擊;又能感到一定的壓力。對學生往往有益。
5、每次課堂上提問的問題有深有淺,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輕輕的壓力,又在可以承受范圍內。
6、關于課堂人數(shù)。在“大學擴招”以前,廣外的每個班人數(shù)一般在25人以下,平均15~20人。這是對于外語教學最“適當”的人數(shù)。15人以下的班級,如果教師有心努力教學,可以在齊聲朗讀時聽出哪個學生讀錯了;20人的時候能聽出讀錯的人位于哪個方位;人數(shù)再多的話,錯了可能也沒辦法。但是教育產(chǎn)業(yè)化要求學校變商店,現(xiàn)在的廣外當然是客(學生)至如云,商旅人士摩肩接踵,校外車水馬龍,很難再恢復到以前的優(yōu)雅氣氛了??Х热照Z原創(chuàng)作品
7、許多人學習日語的目的“不純”,我在廣外的一個同學明確表示,學習日語的目的是要搞明白日本電玩。業(yè)余培訓中如果偶爾加入日語歌曲內容,會為教學增加人氣。我當時的常規(guī)學生10~15人,如果事先說明教日文歌曲,到時會有25人到常要注意教唱歌曲有利有弊,可以在正常課以外安排時間,防止真正愛學習的學生不喜歡。
8、應鼓勵學生業(yè)余時間多唱歌(不限于日語歌)。唱歌有利于提高發(fā)音控制能力和對聲音的模仿能力??ɡ璒K唱的好的人,一般學習語音的難度校(建議外語專業(yè)招生中加試卡拉OK!^_^)
9、自學考試。參加自學考試的人多數(shù)從公共課開始學起,這是我最反對的。除非你是參加全日制輔導班,并且單純以文憑為目標,否則實在不應該。工作之余參加自學考試的人,據(jù)調查在10年以內拿到畢業(yè)證的占7%,我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那么我們是否就不參加了呢?也不是。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并不是“百戰(zhàn)百勝”,意思是失敗了也沒有危險。用到自學考試上,就應該先學習專業(yè)課,到時候就算不能畢業(yè),真正的本領也多少學到一些。否則功夫用到政治課《***理論》一類的公共課上,老板不會為此給你加工資的。當然,《大學語文》對許多人還是很有用的,因為也屬于真本領,另當別論。
10、學習目的。我們現(xiàn)在學習日語當然不會有人抱著“為了解放全人類”的崇高目標理想。但我個人認為,啟發(fā)學生思考學習目的對學習會有很大促進作用??追蜃赢斈昃吞岢鲆安灰鄻泛酢钡乜鞓穼W習,如果學習目的不明確,能長久地快樂學習才怪。我學習日語的目的是因為喜歡讀小說,在接觸日語之前就看了很多翻譯過來的日本小說,90年代又發(fā)現(xiàn)了宮歧駿的電影。當時就想:能看懂宮歧駿的電影就值回三分之一的學習成本。
現(xiàn)在有很多參加日語學習的人,只是看好了學習日語的錢途,以為可以借此找到更好的工作。這樣想至少在目前不錯,但是一旦有了加薪升職,還要不要繼續(xù)學習日語呢?或者發(fā)財后還要不要學習日語呢?
語言和語言背后的文化是不平等的。我知道有的日本人長期在中國生活,卻不愿意學習漢語。我推想這其中的原因是他不欣賞中國文化。就好比我們公司要到某小國S開辦分廠,派我去該國駐在4年并派有翻譯,我需要學習S語言嗎?如果我不打算娶一個S國靚女為妻,四年后回中國,我有什么必要花費心血力氣學習S語呢?
我想學習法語,因為有那么多世界名著;我想學習西班牙語,因為唐吉柯德和魔幻現(xiàn)實主義;想進一步學好英語,因為有好萊塢;想的那么多,學的那么少,是因為哪一門語言學起來都不容易,下決心也不容易。如果一個人不喜歡讀書、不熱愛文化,一心只想著錢途,在他遇到學習困難時說不定就退縮了??Х热照Z原創(chuàng)作品
我們有些人不喜歡日本國家和政府,痛恨右翼勢力,但不可否認日本也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沉。有輕浮的首相,也有反戰(zhàn)的諾貝爾獲獎者大江健三郎;產(chǎn)生了軍國主義思想,也傳播了馬列主義……就連我看不太懂的古文《論語》,在讀了日文版后也有多處豁然開朗的感覺――有人甚至說,日本是中華文化的電冰箱!我們有幸開始了學習這不算太差的日語,如果只是為了錢途,豈不是入寶山而空返?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