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涇中學“教學之難與教學之美”教師論壇
6001 2017-02-15
2016年6月29日,洋涇中學繼洋涇教育集團“教學之難與教學之美”骨干教師教學論壇之后,再一次以該主題舉辦了轟轟烈烈的全校教學論壇。浦東新區(qū)教育局老領導吳秀國先生和洋涇中學老校長胡雨芳女士蒞臨指導,為論壇做了精彩的點評。
本次論壇共有七名區(qū)級骨干教師進行了交流發(fā)言,他們是語文組馮菁、馬黎明、何榮老師,數(shù)學組姜石林老師,國際部劉力老師,物理組陳培雋老師和地理組周容老師。由華蕾老師擔任主持人。
陳培雋老師以“醫(yī)生之美在于治病救人,教學之美在于教書育人”開始自己的發(fā)言,一下子抓出了聽眾的心,并娓娓道來教師在家庭與工作之間的艱難取舍和無私奉獻。馮菁老師選擇了2016年的高考作文題切入,談“語文教學的邊界在哪?”她的結(jié)論是:語文的邊界很模糊,很遙遠,我們從近處做起。語文=語言 文字,再輔以思想的訓練和情感的培養(yǎng)。
何榮老師“三問三答”,問“怎么樣才能愛學生”“對違和學生怎么辦”“教育可以平淡無奇嗎?”她的回答是“把學生當孩子的時候,把別人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把自己當孩子的時候,你才真的會愛學生?!薄皩`和學生,磨磨磨,用耐心感化;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推薦名人著作指引孩子精神成長。”“教育本該是平淡無奇的”。何老師的發(fā)言妙語連珠,輔以鮮活的案例,引發(fā)了在座老師的深切共鳴。姜石林老師從自己的入職、發(fā)展、成長、收獲一一道來“教師三十年生涯”。俗話說“姜是老的辣”,我們親切地稱呼姜老師“老姜”,“辣味十足”。劉力老師以“尋源。惜緣。夢圓”講述了自己兩年來與國際部一同成長的經(jīng)歷。她的語言真切、自然又不失幽默,吐露了國際部成長中的艱難以及艱難背后的美好。她說“進步源于挑戰(zhàn)”,“工作盡心盡力,實現(xiàn)生活自在、自如、自由”,“尊重個性差異,選擇適合土壤”……兩年的國際部生涯使我們感受到劉力老師更加成熟、前進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
馬黎明老師談自己作文中的活動化教學,“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交給孩子作文的方法,自評、互評的方法,始終引起、促進孩子的寫作內(nèi)驅(qū)力。馬老師說“唯一永恒不變的是變化”,教無定法,不斷摸索適應學生的教法,取得了優(yōu)異的教學成績。周容老師說“每堂公開課都應該有突破”,上一堂自己永遠不忘的公開課是教學之美,也是教師的幸福。她以自己的“巖石”一課和“提問”一課贏得了教學之美,突破了教學之難。
一個小時的教師交流發(fā)言很快就過去了,大家還意猶未盡時,吳秀國先生和胡雨芳女士的精彩點評給這論壇畫上了圓滿句號。吳秀國先生說:教學之難難在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人,而“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也難在社會、家長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他以伊頓公學為例,談他們的辦學理念——培養(yǎng)對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的人,進而談“教學之美”美在我們不僅傳承知識,也是傳達一種價值觀、一種教育思想。胡雨芳女士說:“教學之難,難在作為靈魂工程師的我們難以捕捉學生那無形無色無聲無味的靈魂,然而,一旦捕捉到使學生終生發(fā)展受益的關鍵,給予他的靈魂一把鑰匙,這就是教學最美的時刻?!?/p>
“教學之難與教學之美”是一個不盡的話題,每位老師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談出自己的感悟和體會,本次論壇結(jié)束之后以“教學之難與教學之美”作為主題展開全校征文活動。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