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后,造價工程師工程造價計算會有變化嗎?
259 2017-04-24
營改增后工程造價計算之難,不在計算上,而在如何預計與把握能掰去多少可抵扣進項稅金。形像說就是:“采購時能以什么樣的價格取得什么樣的發(fā)票”。
工程造價,就是在人、材、機成本的基礎上,加成管理費與利潤,更后再加上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其中人材機成本是行業(yè)標準、市場行情與個人經驗的綜合,管理費、利潤率、風險金是內心的期望。而營業(yè)稅金呢?“3.41%“!哪怕很多人并不知道這3.41%是怎么來的。
所以,營改增之前,一位資深的項目經理,可以非常確切地在心中估出一個簡單項目的造價。比如:一個土方工程,工作量有100方,人、材、機的成本分別是50,20,10。那么,成本就是8,000元。加上30%的管理費和20%的利潤,不考慮風險因素,合計就是12,000元。
營業(yè)稅金及附加=12,0003.41%=409.5元
所以,更終得出的工程造價就是12,409.5元。
不論是甲方還是各投標方,都可以按自己對工作量、成本、管理費率、利潤率的認識,來形成自己的工程造價。
營改增后,可就沒這么簡單了。
根本原因在于,增值稅是“價外稅”,稅在價外,要想形成一個正確的造價,必須首先把“可抵扣的增值稅”從價格之中給“掰”出來。
住建部辦公廳趕在財稅36號文之前,發(fā)出了關于調整工程造價計算方法的通知(建辦標[2016]4號文),這個以辦公廳而非部的名義發(fā)的通知,對工程造價進行了一個非常籠統的指導,大概說來分為三步:
① 先計算出不含可抵扣增值稅的成本
② 再在其基礎上,加上管理費和利潤等標高金
③ 再乘以111%
于是就得出了整個工程在增值稅環(huán)境之下的造價。順便可以看到,在住建部辦公廳看來,未來的工程造價,都是含可抵扣增值稅的含稅價。
這個方法近乎于紙上談兵,因為“可抵扣的增值稅”到底是多少呢?這可不是一個眉頭一皺,就能算出來的東西。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