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選兒童國學經典讀物須警惕泛道德化傾向
244 2017-05-27
一旦聚焦于修身齊家的道德教化功能,勢必忽視國學經典自身所涵容的文化、歷史、思想、學術等諸多精要,造成對國學經典的片面解讀。
論及國學經典,人們大都會引用魯迅先生所說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作為經典讀物編選的原則,但什么是精華?什么是糟粕?這取舍之中的智慧,卻不是簡單的八個字所能理清的,它取決于我們如何界定和理解國學經典教育,如何在現代教育理念的燭照下去探索傳統(tǒng)的現代性轉化。
如果問及時下幼兒園和中小學國學教育的開展情況,常常能聽到肯定而自豪的回答:我們那里的孩子都能背《弟子規(guī)》、《三字經》。不少學校也把感恩、孝道作為凝聚校園文化的核心,不僅在校規(guī)校訓、環(huán)境建設上處處體現,而且還通過濃墨重彩的報告會、宣講會,重申孝悌之義,禮贊傳統(tǒng)規(guī)范,常常是講到動情處,大人孩子泣涕漣漣,臺上臺下哭聲一片。正因為有現實的需求和倡導,這類道德“經典”自然也就更為出版社所青睞,針對兒童設計的各種形式的讀本廣為流行,而由此引發(fā)的泛道德化傾向,也暴露出當前國學經典讀物編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所謂“泛道德化”,就是道德意識過度膨脹,成為評價體系中具有決定性的主導意識和話語,體現在國學經典教育中,則是“國學”成了“道德”的代名詞,成為服務于“道德”和表達“道德”的工具。而把“國學”與道德教育而且是傳統(tǒng)道德教育畫上等號,不僅給國學經典教育染上了濃重的功利色彩,而且導致了國學經典教育在資源選擇和設計上的局限。一旦聚焦于修身齊家的道德教化功能,勢必忽視國學經典自身所涵容的文化、歷史、思想、學術等諸多精要,造成對國學經典的片面解讀,正所謂道德障目,不見森林,而且過分專注于道德倫理層面,也會在資源的選擇上帶來盲目和偏差:只要是涉及此類內容的文本,便不分良莠一并收入。在2005年度、2006年度出版的眾多面向兒童青少年的國學經典讀本中,都不約而同地把被國學大師呂思勉稱為無甚精義的《孝經》收入其中。從中不難看出編選者惟道德是舉的標準,而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難免又把傳統(tǒng)的糟粕塞進了21世紀孩子的書包。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訂閱號
獵學網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