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面臨的三大問題
250 2018-05-07
許多學生從初中到高中兩極分化后的共同情況是,初中成績優(yōu)秀,高中有很大的退步,“老師講了很多初中沒學的內(nèi)容”,“高中的內(nèi)容比初中太難”,“老師講課的方法跟初中不一樣”等原因。
高中語文教師劉賢軍認為,學生的抱怨恰恰反映了初中和高中學生在知識體系、學習心理和學習方法上的差異,這也是學生成績下降的直接因素,同時也是新生到高中生需要解決的三個銜接問題。
問題1:心態(tài)需要調(diào)整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很多學生都“打了初一、初二、初三的心,接受了復習”,有的學生甚至到了下學期的第三個學期就開始突擊復習,以機會主義的方式尋求好成績。
高中畢業(yè)后,許多學生仍然抱著初中印象中的“三年級拼,輕松進入實驗班”的想法去面對高中的學習,想著進入高中放松一下,等高中又開始拼大學。過于自信的心態(tài),導致學生因為學習不踏實而無法適應升入高中。
還有一些學生,通過過去畢業(yè)生的口夸大了高中的難度,還沒有真正接觸到高中的教學就會產(chǎn)生恐懼。這部分學生一到高中就驚慌失措,留下了固有的印象。
問題2:強調(diào)主動學習
在學習方法上,學科多、知識密集的高中比初中更注重學生的自覺學習和主動學習。例如,在語文背誦課文中,如果學生背不下老師布置的課文,初中老師可以留在后面監(jiān)督學生。而高中教師在時間和精力上不能停留在監(jiān)督學生,一切由學生主動進行。因此,習慣了什么學習,如何通過初中教師的“安排”來學習,做到問題解決,實踐代替歸納,總結教材模式到高中,學生在短期內(nèi)難以適應,注重學生主動推演,概括歸納,總結能力培養(yǎng)的高中教學方法。
問題3:教材需要補缺
教材知識體系的差異是許多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初中生比較直接的感受。例如,在一些地方,初中語文使用其他版本的教材,如《北京師范大學版》。而一些高中正在使用“人民教育版”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識體系安排上有些重疊,有些空缺,每個學科作為教師都不得不從有限的課堂上擠出時間為學生填補知識內(nèi)容上的空白。
掃一掃
獲取更多福利
獵學網(wǎng)企業(yè)微信
獵學網(wǎng)訂閱號
獵學網(wǎng)服務號